台積電二度在集中市場承接飛利浦釋出的50萬張持股,但執行至昨(20)日僅買回14%多,由於飛利浦財務長日前透露釋股進度超乎預期,市場研判,台積電買回比率甚低,可能是被外資等其他法人接走,顯示飛利浦釋股賣壓遠比預期輕。
同時,台積電自5月14日開始實施這次庫藏股至昨天止,共出現十筆鉅額交易,不排除是外資等機構法人與飛利浦的交易行為,甚至中途攔截釋出的台積電股票;同時統計這段時間,外資買超台積電共141萬張。台積電昨天則下跌0.6元,收63.7元,外資賣超2萬張。
台積電是在5月14日啟動消化飛利浦釋股賣壓的第四步驟,二度在公開市場買回庫藏股減資,預計到7月13日的兩個月內,在48.25元到100.5元的區間買回不超過10億美元、約50萬張的自家股票,估計可註銷目前股本約1.89%。分析師認為,台積電此舉,可提高台積電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約1.5%以上。
飛利浦財務長珍(Jean Sivignon)在本月中旬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提及,釋出台積電持股超乎原本進度加速執行中。
市場傳出,飛利浦這次售出的50萬張持股,應已賣出一半以上,但相對台積電去年底首度啟動買回飛利浦釋出股票進行庫藏股減資時,台積電是100%自己買回,但這次台積電到昨天僅買回7.3萬張,僅占預計買回50萬張的14.6%。
加上台積電這次啟動買回庫藏股到昨天止時,共出現十筆以上鉅額交易,分析師因此認為,不排除是特定法人從中買進所致。
針對飛利浦目前到底釋出多少台積電,飛利浦總部昨天完全不回應此事;台積電則表示,執行庫藏股對企業而言有很多目的,這次主要目的是消化市場賣壓。
分析師認為,台積電買回自家股票並非最先考量,若在這次飛利浦釋出期間的市場賣壓不重,買回股票一定是台積電在現金使用上的最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