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鉅亨網查淑妝‧台北綜合報導
5 月26日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美國總統布希
(Bush)和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茲(Robert Gates)在阿靈
頓國家公墓為陣亡戰士默哀之際,英國《金融時報》28
日刊文指出,隨著石油價格不斷攀升,人們應該認識一
個真相,即「對石油的追逐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根本」。
新華網報導,文章指出,在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前,
左翼偏左人士主張,這是一場「石油戰爭」,這讓既得
利益群體 (那些知情人士) 對這種「陰謀論」感到相當
不滿。
不過,最近幾個月來,美國聯準會 (Fed)前主席格
林斯潘(Alan Greenspan)和參議員麥凱恩(John McCain)
均幾乎脫口而出:「伊拉克戰爭確實是與石油有關。」
格林斯潘在他的回憶錄裡表示,他很遺憾,在政治方面
不便承認伊拉克戰爭主要與石油有關。
稍早,今年將代表共和黨競選總統的麥凱恩承諾實
施一項能源政策,「將消除我們對中東石油的依賴」,
從而「使我們再也不用將我們的年輕人送到中東的衝突
中去」。
事後,格林斯潘和麥凱恩對此極力澄清。
回顧伊拉克戰爭所關係到許多事,如大規模殺傷性
武器、重建中東格局、民主化、人權、以色列、恐怖主
義、大規模展示美國力量的慾望。不過,石油-肯定是
其中一個動機。
美國常說,海灣地區是「至關重要的戰略性地區」
,「戰略性」就是它擁有2/3全球已探明石油儲量的簡
約說法。
如果說入侵伊拉克的部分動機是石油,那麼這次入
侵是失敗的。2003年,就在入侵伊拉克前,油價為每桶
26美元。目前油價是每桶 126美元,市場知名分析師甚
至預估,2008年底油價可能達到每桶 200美元。
麥凱恩並不是首個承諾消除美國對中東石油依賴的
人。Obama(歐巴馬)和Hillary(希拉蕊)都已做過類似的
承諾。布希本人幾年前也曾發誓要戒掉美國的「石油癮
」,前總統 Nixon(尼克森)在上世紀70年代第一次石油
危機後也做過相同承諾,但事實卻都朝反方向發展。
1973年,美國 33%的石油來自進口,目前美國進口
的石油約佔 60%,到2020年,這一數據可能升至 70%。
美國的交通體系到目前為止仍然完全依賴石油。
迄今,美國政客對「能源獨立」的呼籲幾乎是舖天
蓋地而來,美國將大量的資金投入生物燃料的生產,最
後卻推高了食品價格。不過,和當年一樣,還是沒有哪
位重要的政客準備承認,「美國人或許該調整其生活方
式,以適應燃料價格永無止盡上漲的局面。」
這些政客們對石油輸出國組職(OPEC)成員國提出價
格串謀的指控,換來的是OPEC成員國可能透過拋售其部
分巨額美元儲備進行報復,嚴重威脅著美元和美國的消
費者。畢竟,全球主要產油國並不缺少潛在客戶,目前
,沙烏地阿拉伯50%以上的石油出口至亞洲。
文章說,儘管尋求能源安全目前是美國外交政策的
核心,對歐盟(EU)和亞洲主要強國來說均是如此,但從
長期來看,這個似乎沒有真正的外交政策解藥。
5 月26日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美國總統布希
(Bush)和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茲(Robert Gates)在阿靈
頓國家公墓為陣亡戰士默哀之際,英國《金融時報》28
日刊文指出,隨著石油價格不斷攀升,人們應該認識一
個真相,即「對石油的追逐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根本」。
新華網報導,文章指出,在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前,
左翼偏左人士主張,這是一場「石油戰爭」,這讓既得
利益群體 (那些知情人士) 對這種「陰謀論」感到相當
不滿。
不過,最近幾個月來,美國聯準會 (Fed)前主席格
林斯潘(Alan Greenspan)和參議員麥凱恩(John McCain)
均幾乎脫口而出:「伊拉克戰爭確實是與石油有關。」
格林斯潘在他的回憶錄裡表示,他很遺憾,在政治方面
不便承認伊拉克戰爭主要與石油有關。
稍早,今年將代表共和黨競選總統的麥凱恩承諾實
施一項能源政策,「將消除我們對中東石油的依賴」,
從而「使我們再也不用將我們的年輕人送到中東的衝突
中去」。
事後,格林斯潘和麥凱恩對此極力澄清。
回顧伊拉克戰爭所關係到許多事,如大規模殺傷性
武器、重建中東格局、民主化、人權、以色列、恐怖主
義、大規模展示美國力量的慾望。不過,石油-肯定是
其中一個動機。
美國常說,海灣地區是「至關重要的戰略性地區」
,「戰略性」就是它擁有2/3全球已探明石油儲量的簡
約說法。
如果說入侵伊拉克的部分動機是石油,那麼這次入
侵是失敗的。2003年,就在入侵伊拉克前,油價為每桶
26美元。目前油價是每桶 126美元,市場知名分析師甚
至預估,2008年底油價可能達到每桶 200美元。
麥凱恩並不是首個承諾消除美國對中東石油依賴的
人。Obama(歐巴馬)和Hillary(希拉蕊)都已做過類似的
承諾。布希本人幾年前也曾發誓要戒掉美國的「石油癮
」,前總統 Nixon(尼克森)在上世紀70年代第一次石油
危機後也做過相同承諾,但事實卻都朝反方向發展。
1973年,美國 33%的石油來自進口,目前美國進口
的石油約佔 60%,到2020年,這一數據可能升至 70%。
美國的交通體系到目前為止仍然完全依賴石油。
迄今,美國政客對「能源獨立」的呼籲幾乎是舖天
蓋地而來,美國將大量的資金投入生物燃料的生產,最
後卻推高了食品價格。不過,和當年一樣,還是沒有哪
位重要的政客準備承認,「美國人或許該調整其生活方
式,以適應燃料價格永無止盡上漲的局面。」
這些政客們對石油輸出國組職(OPEC)成員國提出價
格串謀的指控,換來的是OPEC成員國可能透過拋售其部
分巨額美元儲備進行報復,嚴重威脅著美元和美國的消
費者。畢竟,全球主要產油國並不缺少潛在客戶,目前
,沙烏地阿拉伯50%以上的石油出口至亞洲。
文章說,儘管尋求能源安全目前是美國外交政策的
核心,對歐盟(EU)和亞洲主要強國來說均是如此,但從
長期來看,這個似乎沒有真正的外交政策解藥。
全站熱搜